82. 化学(四十六) 人心易变
推荐阅读:在异世界当邪神之母 假千金手撕剧本,沙雕摆烂躺麻了 八零之珠光宝气 NPC拒绝被攻略 替身女配成了万人迷 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万人迷女配被男主盯上了[快穿] 给众仙家直播神话故事 暴君家的小奶团她恃宠而骄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韩信在被迫留在未央宫,不能回封地之后,自然也明白了刘邦的态度。
一开始或许是真的只因为天书的出现而发愁,需要他们来一起想办法,而现在,刘邦已经开始不信任他们这批人了。
正如同现在大多是聚在一起批改公文一样,下属有什么事情,也都是当着全部人的面一起说的,正经事情很少能隐瞒,至于真要做什么反叛的事情,那不就坐实了这刘老三的怀疑了吗
韩信才不干
折腾也没法折腾,认命也不想认命,韩信选择职场摆烂,归自己的活,比如练兵之类的,他认认真真,不归自己的,那就摆烂到大家都一目了然的程度。
比如现在,哼,嘴巴吹气,除了我谁还能想出来这么气人的回答
刘三也是,这都问,没看到那大铁块吗,肯定是有送这氮气、氢气的地方呗
韩信被关的闷,其他人也是。
韩信还能练练兵,这些时候,张良把自己属地的、韩信属地的公文都推给了萧何,无他,想不到别的能打消刘邦疑心病的办法了。
而且张良不比韩信,韩信这家伙,在军事上用兵如神,平时勾心斗角,真的会被人一害一个准,而张良本人就是八百个心眼子都赶不上的程度,正经安排公务,刘邦都得怀疑,不如不干。
不过,不干事之后,确实从刘邦那里接收不到一些背后怀疑的目光了,改成担忧了。
张良这几天总是听陛下和萧何在叨咕,成年人不爱干活,是什么原因难道是知道后世太多了,于是准备超脱了
张良就无语,要不是想矜矜业业把大汉延续下去,这时候他都要拍案而起了。
说坏话别和人同一个屋子,长了耳朵,听得见
然后这俩家伙对韩信就是另一个态度,认为是一直没仗打,憋出毛病了。
在此之前,替韩信这个脑子里根本没有清晰的对自己封地的认知,连地方有多大都不清楚,只知道有几个县,哪些县都讲得磕磕绊绊的。
张良知道的多些,他在嬴政还活着的时候,四处游走,寻找机会买凶杀嬴政的经历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虽然嬴政没有被他买的凶杀死,但是各处地方他了解的还算多。
再结合一下现有的资料,知道的比韩信这个现管要多多了,处理公文也显得十分得心应手,就像是早就做了这样的准备一样。
现在张良想想,果然,最大的败笔还是替韩信处理了公务,这实在是会造成他和韩信关心很好的误会。
韩信擅长打仗,他张良勉强能稳住内政,真要撺掇到了一起,就算是张良自己都有些怀疑。
害,一时的心软竟然造成了自己要当个昏庸无能的上级,张良于心不忍,只好又把公务外包给了萧何。
萧何,特别靠谱这是多年战争磨合下来的信任,无论是他有什么样的谋略,韩信需要发动怎样的奇袭,亦或者是哪里又掉了什么链子,萧何都能像是神兵天降一般,弥补上所有的缺漏,让一切完美的推行下去。
交给萧何,张良很放心,韩信也很放心,刘邦虽然会觉得萧何的权限太大,但是毕竟是一直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也很放心。
唯一不太放心的,是萧何本人。
有些人是习惯性比常人多想些的,当然,萧何并不是怀疑刘邦会觉得他反叛,毕竟他和刘邦的关系,那是真的多年来的老交情了。
在沛县,两人一起当秦朝的小官,一个是县衙里的文书,一个是泗水亭长,刘邦的这个官职,萧何还是有出力周转的。
而后,秦朝覆灭,沛县县令想要起义,也是萧何、曹参他们这批人,向县令推荐了刘邦。
沛县的官兵留着的不多,刘邦的人反而多的很,优势在刘邦,这也是他们起义之初。
萧何对刘邦的信任,是从一开始能推选这个人,认这个自己一直看在眼里的、吊儿郎当的、游侠做派的人当主公开始的。
他自然也知道,权势能改变一个人的心,从原来的仗义疏财,到利欲熏心,背后可能只需要一点点钱权诱惑,或者更多点的利益。
萧何不放心的也在于这里,当然不是觉得刘邦不似当初,而是觉得,自己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手下人知道的太多,万一因此产生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萧何想制定一个能适用于现在的大汉的律法,照搬秦朝,或许会过于严苛,也或许会让一些原本就十分厌恶秦朝的人,比如张良,觉得十分不适应。
这个想法他还只和陛下在私下里提过,没有正式的上奏折,这些天呢两个人绞尽脑汁在思考,闲暇之余就是分析分析另外俩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至于被张良鄙夷的,当着面叨叨的行为,这俩压根就没想避着人。
萧何还抱着说不定能把人点醒,特别是张良,然后重新恢复成认真工作的状态呢
可惜,这俩一个故意装傻,一个刻意卖痴,都不接他们俩的茬。
这大铁块光看样子,都不是他们现在能做出来的,就先学着吧。
至于韩信
刘邦也不能任由他摆烂,实际上早就有了不算秘密的秘密武器。
“信啊”
刘邦语重心长的样子,让韩信没来由地升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我答应我都答应。”
韩信没等刘邦说话,就先发制人,反把刘邦给整懵圈了。
刘邦自然是不需要这么不走心的答应的,这像是他在搞什么强买强卖一样,自从当了皇帝,还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呢,他是比较尊重韩信的。
“你别急着答应,先听我说完,当然,是个好消息。”
韩信可不管什么好不好消息,他只知道,刘邦想给他安排点活。
在没有仗打、生活又比较安逸的日子里,韩信的脑子基本上是直线,直来直往的。
有活干,意味着自己被需要,意味着看看呀不用无聊地在这里训练那些怎么说都不肯下死心训练的人。
这年头,当兵打仗都是自费,当然,韩信现在训练的兵不是那些,还不如呢。
现在的啊,都是想当陛下亲卫的年轻崽子。
韩信刚来带他们的时候,刘邦也跟着过来了,主要是也一直没机会见面了,多聊了几句,就一路跟着慢慢走的到了军营里。
这军营是刘邦的近卫,训练好了之后,一部分是守卫王都,另一部分是守卫王宫,都重要着呢。
但是呢,也因为这里面有王宫的侍卫,所以有些贵人家的孩子就被送进来。
据萧何所说,里面有不少有积年之富的家庭,刘邦本来想直接安排成为自己的近卫的。
不过被萧何否决了,上天掉下来财富对年轻人来说是没有实感的,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会觉得是本该如此,不如正正经经地给他们安排任务。
刘邦自然也是认可的,不过,他当过游侠,自然也就更懂这方面的心思,不然也不会在韩信第一次亮相的时候就跟着。
给他们一个甜头,总是会安分些。
那确实是安分过,韩信一开始训这些年轻的兵的时候,只当做是这些人没有基础,第一次当兵,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显得有些笨手笨脚,没有老兵的干练。
当然,韩信是能理解的。
韩信最开始的时候,比他们还要孱弱些,家境使然,从小就没吃过几顿饱饭。
富人或许一天吃两顿,是为了养身,是为了保持仪态,或者是为了各种理由。
但是穷人一天吃一顿,只有一个原因穷。
韩信家就更穷一些,他是和母亲一起长大的,母亲没什么养家的能力,他年纪稍长些,就想办法弄吃的。
身体别说是练武的底子了,正经是不如一般人的。
这些疑似富家少爷的,耐力少了些,其他的倒也是还过得去的,特别是最开始,他们以为韩信是来筛选的就表现的更不错了。
至于现在嘛。
韩信这么许久,都是把他们混在一起练的,即使早早地了解了这位当过楚王,也依旧能当淮阴侯的韩信,也没有了一开始的认真劲儿了。
他们啊,哪怕是冲着守城来的,都不准备多认真。
要知道,这是什么城
王城啊这是,国都,位置虽然不是什么国家的腹地,但是也不至于是能让人直接打过来的程度。
需要多强的人啊
真要被人打到这里,那不如投了算了。
难不成负隅顽抗,给人送菜吗
这样的想法被韩信了解之后,他是更不乐意带这些人了。
打仗是很需要“一鼓作气”的,气势占比极大,一开始就没想着赢的兵,即使训练了,也只不过是给人家逃难的过程中,多增加了些手段,让人逃得容易。
这是韩信想要看到的嘛
真要被人知道了,韩信带出去的兵,打起仗来逃跑比谁都快,他还真丢不起这个人。
人嘛又回不去封地,留在这儿想训个兵嘛,也是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韩信只觉得这日子啊,是一点奔头都没有。
已经打定主意了,不管刘邦提什么要求,他都努力给他做到了,没什么想要的,早点放他回家吧。
这里啊,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谁能想到,刘邦要跟韩信说的东西,还真就把这个思想上已经快要当个咸鱼的人给拽了回来。
“我们的火药,研究出来了”
刘邦声音极大,在这个只有寥寥数人,稍稍显得更加大了,甚至还有回声。
“什么说什么陛下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韩信难以置信,他听到了,但是真的不敢相信,那火药,这就做出来了
这回主动权又回到了刘邦的手上,他故作高深地浅笑,并不直接回应,也不否认,只让韩信连连追问。
等到了韩信开始逼问萧何、张良的时候,接受到了两个高智商分子的眼神,也不想自己突然有一大堆事情要干。
刘邦放下了自己的架子,跟韩信再度重复了一遍,“我们大汉,研制出来火药了”
刘邦的话对韩信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这憋了这么久了,总算是酝酿出大招来了。
“那好我带着火药,你从舆图上找个你看不顺眼的国家,我们把它灭了吧”
韩信气势汹汹,把灭掉一个个国家,说得比在餐厅里点一个菜来吃还要容易一些。
这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刘邦一下子就拦住了上头,要立刻点兵启程的韩信。
“等一等等一等,别这么着急,事情还没有到这一步。”
这话劝地,不像是在劝人不要打仗,像是在劝街头小混混不要打架。
也不像是不要拿出火药,像是不要掏出管制性刀具一样。
就,挺让人费解的,萧何和张良都没动怎么就变成了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模式。
两人也不管耍宝的二位显眼包,只自顾自地开始讨论起来了,关于如何合理地治理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员问题。
张良听了萧何的意见,也觉得很需要有个这样专门针对官员的法律,有了约束,才能更好的办事。
刘邦这儿一边吵吵着要去踏平隔壁,一边分析着如何摆平内政。
江思瑶那儿还在认认真真的讲着含氮的化合物。
想制作出含氮化合物,氨气是显而易见不能少的,就它和氮气是主角儿,少了谁都显得怪不合适的。
而氨气比氮气活泼些,作为气体,它十分容易被液化,从无色的气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
差不多是,从水蒸气再变成水的样子,经常下厨的人,看得应该不会少,那飘飘呼呼,蒸腾在眼前的水蒸气啊,一遇到冷一点点盖子,就会当场从人盖子上变成水淌下来。
而氨气,不仅变“水”比较容易,它还很容易地就和水进行反应,甚至啊,还能和酸反应呢。
氨气液化,变成的液态氨气,一般是用作制冷的,当然,也是常见的用来灭火的一种方法。
氨气恰好是并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虽然比氮气要活泼些许,但是本质上氨气也是惰性气体,灭火的效果是极好的。
说到灭火,那可是大宋朝的首要难题。
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不清楚,那之后的每一任皇帝啊,都门清。
需要,太需要天书教灭火了。
根据史料记载,两宋三百多年,平均一年一次,而且都是大型火灾,就已经多到了,他们对于治理火灾的唯一心得感受就是,控制住,别烧了王城。
不过,只单单是东京城,就经历过四十多次的大火灾,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个正经城市,不知道的还以为时候在安利烧烤店呢。
而这火灾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事情,有自然因素,比如雷暴天气,又比如说自燃。
也有不自然的因素,因为大宋的城建比较密集,正常生活,都会阴差阳错地点燃了某处,然后因为大家都都是木头房子,没有这个安全性。
火灾频频发生,搁在什么时代都是比较逆天的。
而这个逆天事件在经过本土人的努力之下,培养了一些比较招树林喜欢的消防员。
为什么招树林喜欢呢因为树林也不喜欢火。
不过啊,大宋的消防员并没有我们后世的有用,这最明显的就是消防装备和消防员个人身体素质上啦。
咱后世的消防员,一个个就跟能平地起飞一样,跑着跑着飞起来绝对不在话下,古代的,大概是扛着水跑二里地,水都给嚯嚯完了状态吧。
天书这犀利的点评,着实是伤到了大宋上上下下官员的心。
特别是被点评不知道的赵匡胤。
赵匡胤现在的心情,如果不是耳朵不能拎起来,他都想拎起自己的耳朵,然后大声说“两只耳朵都听到了”。
“我们大宋,招惹到她了吗”
赵匡胤不理解,赵匡胤非常不理解,赵匡胤特别不理解。
而被哥哥赵匡胤问这种问题的赵光义也十分不理解,他们早就有这样的困惑,所以早早的分析过这一点。
但是吧,左看右看,也看不出来大宋会从什么角度欺负到这个女孩子。
这已经清晰可见的事情,宋之后还有朝代,那天书和宋的关系就只能是材料上的几行字,和普通人的关系。
“总不见得是什么传世的知识伤害到这个女孩了”
赵光义不理解,他实在是不能接受自家情绪一直都很稳定的哥哥,三番两次因为天书情绪当场失控。
当然,这失控也不能怪哥哥,赵光义自己都有些要被折腾疯了,每次遇到秦就是夸夸,遇到宋就是这不好,那也不好,这换谁谁顶得住啊
反正这俩是多少有些撑不住了,已经在默默反思,究竟是哪里的问题了,甚至把这个疑惑同步带给了臣子,在最近一次的科举里面,都在殿试上问了这个问题。
希望有人能想想办法,解决了它。
不过目前还是一无所获。
大家都分析,是不是因为这天书一看就是个好战分子,所以和那“怂怂的宋朝”有些不适配,俗称,八字不合。
当然,提出这个分析的人,是绝对不承认,天书说的那表现的很怂的朝代,是和他们一样的大宋的。
绝对没有这种可能
而赵匡胤、赵光义之后的朝代,已经有所明悟,那就是自己这个宋,确实重视文、轻视武,也确实有着,花钱消灾的想法,财大气粗于是连打发另一个郭嘉也是想着用钱打发,而不是战斗。
不过,泥人还有三分火性呢,被天书这么反复念叨,不少人已经从软糯可欺,变成了服不服、不服就干的状态了。
如果江思瑶知道了,那必然会当即下达,脱敏失败的诊断书。
这不像是站起来了,不再当一个只会花钱买平安的怂宋了,更像是吃错药了,膨胀了,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了。
这其中,就有宋神宗赵顼,赵顼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本身就是锐意进取派。
当然,原本的时候,王安石变法和宋神宗的支持,都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的。
现在嘛
感谢一些天书的大力支持,虽然是嘴巴上支持的,但是十分有用。
因为有些世家是宋朝才崛起的,自认为和宋朝是一衣带水的关系,他们可以自己骂,但是绝对不能让别人骂。
所以现在还反过来帮助王安石变法了。
隐田问题
查天书都说了,我们不差这点钱,多少田都差出来。
军队改制
改不改了怎么能变强大
至于天书教的制造火药的办法,更是已经被他们充分的利用了起来。
宋朝的优势在于,他们并不像是秦汉那班毫无根基,唐宋时期已经有烟花、火药的研究了,成效还算显著。
想从现在的基础上加强,也并不算是一件难事。
大宋如火如荼的改革,就想什么时候,从天书嘴里听到一句夸赞的话,也不想被夸有钱、文艺了,能夸点武力值方面的就很不错。
所以啊,他们在很努力的练兵,每天上朝都会分析一下邻居和自家的实力对比,想研究出怎么才能打一个胜仗。
武官更是每一天都在换着发言机会,对不少人来说,可是难得在这么多文臣面前高谈阔论,而且文臣们还会附和的时候了。
简直是人生高光阶段。
上行下效,上面想打一个漂亮的胜仗出来,下面对邻国们的态度自然也就紧张了起来,至少没有一开始那样什么都往外送了。
或者说,自从天书的内容说不出去,也不能自己带出去之后,不少间谍都丧失了信任,想送送不出去,难得送出去了关于大宋的,人家又不信了。
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这其中,被天书提到了,而现在也当上官,甚至和弟弟的官职一样的苏轼,完全沉浸在了大宋全民皆兵的氛围里。
他,作为一个文人,极其享受这样的氛围。
毕竟是能说出“左牵黄、右擎苍”的男人,心态上就是偏向于武将的洒脱气场的。
苏轼去的是礼部,他弟弟苏辙去的是户部。
现在朝廷上下对他弟弟苏辙都十分信任,毕竟是“弟弟,菜菜,捞捞”的主人公弟弟,想捞别人,一大要素就是,自己屁股干净,身居高位。
而这两者在政圈都是稀有人才,值得被好好培养,这最值得去的,便是户部了。
听上去不会偷偷当国家蛀虫的人,放在“粮仓”里再合适不过了,必然会好好守护粮仓的安危
“天书说话也太口说无凭了,也不展示展示那消防员的飞檐走壁能力,我反正是不相信的。”
苏轼十分之嘴硬,他自然不是不信后世有这样的人,只不过,是天书说的“消防员”实际上他都见过,感觉已经很强了。
不过天书锐评的也是有道理的,是真的能抗一缸水,也是真的能洒出来半缸,但是人
都有失误这样的话还没自欺欺人到,天书就放了一个片段。
一个穿着清凉的男子腿上像是在飞一样,迅速通过了一关关看起来就很奇怪的关卡,最后轻松靠着绳子几步爬上高台。
这是武功吧这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武功
武功这一传说真的是自从它出来就被无数人相信着,但是吧,也有无数人否定。
苏轼是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是有人会的。
而天书放出来的这个人
弟弟,来看,这个人会飞檐走壁,是真的会
苏轼看得从自己的工位上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然后迎接来自同事们的怪异的目光。
“啊,我一时激动,一时激动。”
苏轼默默坐下。
同事们毫不在意,甚至有些想笑,毕竟,这总算是附和他们的刻板印象了。
弟弟,菜菜,捞捞。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在加入礼部的这么些时候,都没闯点祸,真是太神奇了
因为天书没说苏轼会闯什么祸导致被贬,需要弟弟去捞,但是,大家本身有自己的刻板印象。
都是文人,文人谁还不了解文人了呢
这被贬吗,对武将来说,就是仗没打好,于是被贬,或者仗势欺人、打人了,这周原因被贬。
文官就多了条路子,文官可能会因为上书提了建议,但是建议不符合陛下的心意,且被政敌抓到了纰漏,于是被贬。
礼部的人都等着呢,想看看苏轼会用什么姿势被贬。
结果这么些日子,他十分的安分守己,根本没有一点被贬的苗头。
甚至大家发现,这个人很有意思,很懂生活,对不少吃的了解程度比土著还了解。
然后,才华是真的高,琴棋书画无一不会,写的诗词也是一看就和一般人不一样,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藏不住的才气。
这种人都会被贬吗
有些官员都开始怀疑起来了人生,现在嘛,还是很怀疑。
喜欢看这飞檐走壁有什么错
我们也喜欢所以苏轼是怎么被贬的,天书下次多讲点吧,太好奇了
苏轼的同僚们抓耳挠腮的痛苦,江思瑶一点都没感受到,她放了那向前冲的视频之后,又回顾了几遍,越看越觉得这人是真的,十分迫切需要冰箱了。
甚至江思瑶怀疑,要是冰箱在终点,怕不是要直接抱着冰箱回去了。
除了放这个片段,还有一些训练的片段。
但是依旧是被江思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开挂行为。
那么高的楼,身上绑着个绳子就敢往里面跳
这不是开挂是什么
还有按着墙,两三步上墙的,猫咪都没有这么快吧。
看过的古代人惊叹,江思瑶也惊叹。
不过有眼光比较独到的古代人,看上了用来训练的“道具”。
“这墙也太高了。”刘彻对着“道具”发出感叹。
天书上展示的是消防员从高楼通过窗户一层层到室内的样子,楼很高,因为是专门用来训练的,没有装玻璃进去十分容易。
当然,房子也是如同刘彻所言,是真的很高,有十几层楼的建筑,都是老宅,自带让人目眩神迷的效果。
就比如刘彻。
刘彻真的好震惊,居然能建造出这么高的地方来,他甚至想问是不是用来观星的。
在相信天上有神佛的时候,刘彻也是十分相信观星是能与上天沟通的,因为星星是不会欺骗人类的。
不过,刘彻很快就想起来了,天书是说过后世已经能在天上飞、在宇宙中飞了,而星星作为宇宙的一份子,听上去像是并不有多大的玄学功效。
“陛下如果想的话,可以问问天书”
卫青提议,他是发现了,最近都没什么人问天书关于新技术的事情,难道是和大汉一样,都卡了吗
刘彻不大好意思,他用眼神环顾了四周,甚至有突然被喊过来上朝的栾大。
栾大的火药研究有了初步的样子,只不过是真的不稳定。
会在行进过程中自己突然炸了,然后发现这不仅是过程中,可能放着突然就
在这种情况下,栾大被喊过来,是想给武将一个个阶段性的担保。
差不多是组织一个演讲,小小地汇报一下。
原本是没什么组织、没什么纪律的,但是吧,其中有卷王,卷王甚至会一个个去了解竞争对手。
说得就是百政
百政明明已经在刘彻身边做个安心抄书的,结果依旧在血雨腥风。
栾大在腥风血雨中努力作报告,争取让每一位挺重要的老爷都满意。
但是,演讲什么都都是虚的,只有真真到手里的利益才是实打实的,有不少人三句话不离给我点武器。
是栾大不想给吗他自己都没办法,如果可以,栾大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要什么有什么的人,但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简直是人和狗的差距。
他自己都没有。
面对武官们的索要,栾大选择当场哭会去,并且承认自己的无能。
栾无能大,“武器真的不稳定,想要很难变得出,实在不行,咱们先玩着没威力的炸膛而已没什么事情。”
栾大这么说了,很多人反而不敢了,想着等等更安全的产品。
而负责建造的工部,则是面对了刘彻和众多文人期待的眼神。
虽然这是汉朝,但是很多时候,对天空的向往是共通的,比如那一首首和月亮有关的诗句,那一个个和月亮、星星有关的东西,大家都是很想要的。
“陛下,也不是我们做不到,属实是,楼层高了,我们也不安全啊。”
工部先不提能不能做到那么高,只先跟在栾大,从安全角度来排除。
就,太有用了。
安全二杀,再次被大家都认可。
工部和栾大都在内心疯狂ca天书,别看有的没的了,是时候了,再讲点有用的知识。
现在的知识感觉要撑不过了,急需一些新鲜知识
江思瑶讲的也确实还算是新鲜的知识,放久了估计就是老知识了。
氨气和水反应的时候,是可以作为氨肥的,当然啊,植物比较脆弱。
或者说,在野生野长的时候,植物似乎并没有什么生存的门槛,但是啊只要一被精心饲养,突然就变娇贵了,不说要多么小心谨慎,至少啊,不能刻意谋杀。
氨水的浓度大的时候,甚至对人都有危险,而对植物来说更是有烧根的危机。
而氨和酸反应变成的氨盐,是一种固体结晶,比气体和液体都要好运输,当然,也依旧是很容易和水反应的。
这种固态的,作为农业上的肥料更为合适一些,对植物来说,固态氨肥溶于水之后,更好吸收些。
至于这氨还有一点是我们之前有学过的,那就是它还和制备硝酸有所关联。
氨气在特殊情况下,是会和氧气进行反应的,这也不是说反应就反应,需要有催化剂,而这种反应呢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
氨肥在农业上的用处是真的特别大,有了这种肥料之后,从一定程度上讲,缓和了粮食危机的问题。
硝酸之前也讲过,我们这里就不再多讲了,想看的可以自己看看视频。
接下来我们重点讲讲氮肥。
氮肥和氨肥也差不了多少,也是有铵盐的。
这氮肥呢,有铵态氮肥,就是用铵盐制配的,保存的时候不能高温,低温保存为佳。因为啊,铵盐一但受热是会分解的,而且也没什么特别条件,只要一热就分解。
铵态氮肥不够稳定,需要小心保存,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能和草木灰这样的碱性一起使用,如果一起使用,那么就会有幸地发现,这俩竟然还能反应。
而氮肥还有别的嘛,另一种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的基础是硝酸钙、硝酸钠这些,也是能和水反应的,是易溶于水的,当然,不是大明啊。
受害者再度出现,这次不是大宋,而是大明了。
宋朝的皇帝一个个听到不是宋,都有些欢欣雀跃。
易溶于水,哼,明,果然是这个明。
朱元璋脸一下子就黑了,他正好是在给儿子们教画饼,没想到明又被调侃。
“记得好好跟后人解释,我们只是没钱,不是真的扣,也不要真的易溶于水”
朱元璋说道最后几个字的时候,是有些无语的,好好的成年人,被说“易溶于水”以及算尴尬的了,还多次提,真不要面子啊。
大家的面子问题都默默放在自家,毕竟这不说话,不被发现,一说话就要被发现,还是当个沉默的先驱者吧。
弹幕没人讨论什么谁更垃圾的事情,大家很有默契,绝对不比烂。
江思瑶则是在继续研究化肥。
硝态氮肥没什么大的缺点,就是吧,一但土壤湿度比较大,它还会经过植物的微生物,再还原成氮气等流出,除了损失了氮肥的肥力之外,也不算什么比较大的危害。
毕竟刚刚才讲过嘛,氨在高温和催化剂的帮助下,是会和氧气反应的,然后没讲的是,继续高温的话,会还原回去。
要不然怎么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呢是有来有往的,这种正是说明了硝酸的不稳定性,但凡稳定一点点,也不至于要这么小心。
不过这种损害都是在能承担的范围内的,都还可以。
除了这俩种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尿素。
尿素的含氮量是三种之中最高的一种,比起另外两种来,这种也更为稳定。
它容易保存,长期用也对植物没什么副作用。
和会被微生物分解再退货的硝态氮肥不同,尿素是会有微生物帮助吸收。
不过,不管副作用是大还是小,只要依旧有副作用的存在,我们使用化肥的频率就得有控制。
说来也奇怪,在食物不多的时候,研究各种催着植物早熟、快点生长的高科技,然后在食物很充裕的时候,又开始追寻绿色、天然、无公害,可能这就是人类的劣根性吧,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天书说的这个,没人比二乔更了解了。
“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为了攻打东吴,让东吴的人先从气势上输他一筹,还特地写了这首诗来妄图打击孙家。
孙策死的太不是时候了,英年早逝,于是弟弟孙权上位。
孙策的遗孀大乔,是孙权的嫂子。
而小乔是周瑜的妻子,
曹操就是抱着一下子气到两个的水平来写这首诗的。
但是吧,给小乔气的够呛。
在孙策死后,小乔就常常出没在大乔身侧,十分担心大乔因为什么事情也突然就没了。
只恨不得寸步不离,但是吧,姐姐还不是一个人住,是带着小孩一起住的,是孙策的孩子。
这地位就更加尴尬了。
在位的是孙权,从哥哥孙策手里继承的位置,而大乔怀了孙策的孩子。
这个孩子是有继承权的,继承孙策皇位的权利。
这多冒昧啊对孙权来说。
无论是自己认认真真治理东吴,结果小孩子接手,还是别的,都是真真切切会伤害到孙权的。
于是大乔选择带着孩子,深居简出。
虽然是生活在同一片海域,也会有偶尔碰面的时候,更何况就直接是一家人。
孙权的活动范围大,大乔就在缩小自己的活动范围。
小乔想努力,让大乔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去,她求到了周瑜面前,想让周瑜帮忙,但是周瑜却说自己也没有办法。
“果然,男人,得到了就不喜欢了。”小乔气呼呼。
大乔早知道会是这个结局,她抚摸着妹妹的头发,“不怪公瑾,现在啊,他正是要和我们保持距离的时候,仲谋也不一定相信他。”
小乔忿忿不平地念叨,“难道权势就真的这么重要吗”,,
(https://www.addxs.com/add/1320/21142.html)
1秒记住爱嘟嘟小说:www.add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add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