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嘟嘟小说 > 奋斗在苏俄 > 953 重返莫斯科

953 重返莫斯科


  入夜时分,随着一阵隆隆的雷鸣声,淤积了一整天的浓云终于裂开,豆粒般的大雨如瓢泼般的落了下来,将整个莫斯科市区笼罩其中。

  莫斯科河畔的莫霍瓦亚大街,红白相间的莫斯科人402型轿车冒着大雨在街道上疾驰,这一款车型是由莫斯科汽车厂于今年刚刚推出的,其采用了最新的四缸发动机,最高时速可以达到一百四十公里,在所有联盟生产的民用轿车中,算是独树一帜的了。

  另外,莫斯科汽车厂在推出这一款轿车的时候,摒弃了联盟汽车行业旧有的设计观念,在车身颜色上做了大胆的改进,采用了大量较为艳丽的色彩,比如说红白相间、绿白相间、红黄相间等等,相比起联盟汽车旧有的那种灰、黑、白三色调的汽车,这款新上市的莫斯科人402型轿车,显然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疾驰的莫斯科人轿车上,瓦连卡松开了脚下的油门,让车子在雨中缓缓减速,随后,他朝后视镜中看了一眼,说道:“这车真不错,至少比401那一款要胜出不少,至于和伏尔加相比......”

  略一犹豫,他失笑道:“我也感觉不出有什么差距,就是觉得开起来不是那么顺手,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开关了伏尔加的缘故,或许适应上一段时间,习惯之后就好了。”

  坐在车内的后座上,维克托认可的点了点头,同时,却是继续看着手上的一份文件。

  莫斯科汽车厂是谢尔巴科夫同志当初主政莫斯科的时候,极力主张建设起来的,当时,为了组建这家汽车厂,过于肥胖的谢尔巴科夫同志可没少往克里姆林宫跑,也没少同时任国家计委主席的瓦列里安·弗拉基米罗维奇·古比雪夫同志争论。

  在谢尔巴科夫同志的构想中,莫斯科汽车制造厂就应该是一家综合性的超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用谢尔巴科夫同志自己的观点来论述,那就是莫斯科汽车制造厂并不是一家仅仅能够做零件拼装的“积木构建厂”,它应该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制造厂。尽管他的观点和立场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支持,但是,凭借着斯大林同志对他的信任,这家伙还是将这个规模超大的汽车制造厂建成了。

  没错,当年建成后的莫斯科汽车制造厂,本身就能制造除发动机和底盘之外的一切零部件,不管是冲压还是锻铸,亦或是喷漆、焊接等等等等,这家超大型的综合性汽车制造厂,自己全都能搞定,而维克托在“列宁格勒模式”中所推动的联合企业模式,就是从莫斯科汽车制造厂这里获得的灵感。实际上,后世俄罗斯所组建的一个个所谓“生产联合体”,都是从莫斯科汽车制造厂这里来的。

  大型企业联合体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自然有其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大而全的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弱势和缺陷。

  维克托手中的这份文件,是由萨布罗夫同志提交给中央主席团执行局的,在文件中,他以莫斯科汽车制造厂为例,明确提出了其对联合企业模式的反对意见。

  按照萨布罗夫同志的说法,莫斯科汽车制造厂从一九三零年投入建设,其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只推出了一款车型,即老旧落后的莫斯科人401型轿车。纵观莫斯科汽车制造厂的历史,其之所以在漫长的二十五年时间里,只推出了一款车型,并不是说这家企业缺少创新能力或是设计思维,而是因为在建厂之初,因为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模式,企业主要的生产工艺已经被固化了,新的产品设计很难投入实际生产。

  而萨布罗夫同志认为,同样的弊端既然在莫斯科汽车制造厂身上体现出来了,那么在列宁格勒计划建设的十六家联合企业中,这样的弊端显然也是难以避免的。

  另外,萨布罗夫同志在文件中专门指出,如果列宁格勒模式在全联盟范围内进行推广的话,那么联合企业的模式又该如何推动呢?是将联盟范围内的同一类型企业都集中起来,建立一个超大型的企业联合,还是单纯以区域划分,建立若干个同一类型的大型企业联合?

  以钢铁企业为例,如果选择前者,那么就是要将全联盟范围内的钢铁企业都联合到一起,考虑到原材料以及市场差异的问题,这样的大型联合企业且不说能不能建立起来,即便是建立起来,也会造成生产成本上的巨大浪费。

  反之,若是选择后者的话,那么一个个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建立起来,其本身就是对生产资料的极大浪费。

  所以,萨布罗夫同志给出的最终意见,就是国家计委不赞同这种建立大规模企业联合的做法,至少,是不赞同这种模式在全联盟范围内推广。

  在文件中,萨布罗夫同志的语气不甚好,看得出来,他很是不赞同维克托的提议。不过,就维克托本人来说,他倒是不介意萨布罗夫恶劣的态度,在他看来,这种纯粹基于政策观点而产生的分歧,是非常正常的。萨布罗夫同志不是单纯为了反对他而反对,也不是为了某种权力的争夺,他在组建联合企业的问题上,本身秉持着就事论事的态度,他反对的立场和出发点,维克托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重生者,维克托知道前世的俄罗斯在发展联合企业这方面,是取得了很大成绩的,诸如联合铝业、联合航空、联合造船等等,这些企业都是通过大型联合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的。但可惜的是,前世的维克托对这方面的东西并不怎么关心,因此,他只知道俄罗斯在企业建设上走了联合企业这条路,至于说这条路具体是怎么走的,他却不甚了了。

  也正因为自己对联合企业这条路缺乏了解,维克托才没有积极在全联盟范围内推动这项改革,更多的,他还是希望能够将问题拿出来讨论,以集体领导制的原则来决定最终的选择。

  萨布罗夫同志以莫斯科汽车制造厂为例,认为联合企业制度是存在缺陷的,不应该在全联盟范围内推广,而维克托就真的对莫斯科汽车制造厂展开了一番调研,结果,有些讽刺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莫斯科汽车制造厂退出了402型轿车,目前,这款车在整个东欧地区都大受好评,很明显,萨布罗夫同志所掌握的信息有些过时了。

  莫斯科人轿车在暴雨中拐上红场,驶过列宁墓之后,在斯巴斯克塔楼处拐入了克里姆林宫。

  暴雨将老旧的克里姆林宫冲刷一新,就连石板路都被雨水洗成了墨色。

  轿车内,维克托突然感觉到一阵悸动,他下意识的将手中文件合起来,扭头朝落满雨水的车窗外看过去。

  就在路边的不远处,那栋熟悉的白色小楼依旧伫立在雨中,这么一场暴雨,也未能给它带来丝毫的新意,它依旧是那么孤零零的立在那儿,像是一堵正在岁月中风化的残墙。

  就在去年岁末的时候,中央主席团经过讨论投票,最终确定了这栋白色小楼的命运。马林科夫同志提议将它改建为斯大林同志纪念馆的想法,被主席团否决,而赫鲁晓夫同志提出的,将白色小楼拆除,并在原址上修建克里姆林宫大礼堂的提议,则得到了主席团成员们的认可。换句话说,这栋斯大林同志工作并生活了近二十多年的建筑,即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里被拆除掉了。

  莫斯科人轿车没有在小楼前做任何停留,就那么缓缓地从甬路上驶过去,径直去往教堂广场的方向。

  在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作为继任者的马林科夫同志,拒绝了前往白色小楼办公的建议,他甚至都不想将办公室搬到克里姆林宫里来,直到五三年的时候,他才正式将自己的办公地点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大街,搬迁到克里姆林宫的参议院大厦。此后不久,克里姆林宫内的各个办公室又做了重新调整,包括维克托在内的主要中央领导人,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维克托在克里姆林宫参议院大厦中的办公室,与马林科夫同志的办公室在同一个楼层,区别就是一个在同一条走廊的最东侧,而另一个则是在同一条走廊的最西侧。当然,就像之前所说的,在过去五年时间里,维克托返回莫斯科的次数非常有限,他的办公室也基本是空着的,只有索菲亚时不时过来替他打扫一下。

  作为负责中央主席团部分工作的重要机构,中央主席团办公厅也被安排在了参议院大厦,因此,索菲亚平素也是在这里办公的。

  车子直接停到了参议院大厦的楼前,担心维克托淋雨,瓦连卡在车子停下来的第一时间,便抢先推门下车,从车后绕了半圈,将一柄雨伞撑在了车子右侧的后门边上。

  从车厢内钻出来,维克托仰头看了看面前的大厦,不自觉的长嘘一口气。


  (https://www.addxs.com/add/14828/7462204.html)


1秒记住爱嘟嘟小说:www.add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add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