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审明纪律
听了亲兵的禀报,狄青只觉得如五雷轰顶。自己帅军进兵,慢就慢了,只要没有差错,别人也就只是报怨。现在出了这种乱子,朝中的官员会怎么看?怎么说?
亲兵出去,韩琦道:“既然已占青岗峡,怎么战俘会突起反叛?此事并不简单,当要严查!”
狄青道:“此是应有之意。只是现在最要紧的,是立即派兵剿灭他们。东路大军主要驻韦州和溥乐城,清远军正是其侧后,闹大了麻烦不小。”
韩琦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这是狄青所部的内部事务,反叛的党项人想来不多,由着他去了。大战打到现在,党项行将灭国,宋军不遇到点麻烦,实在说不过去。
枢密院,贾昌朝拿着前线战报,猛地摔到案上:“狄青太过无能!三十万大军,行动迟缓,还出了这么大的乱子,群臣如何说!还有十天就要过年了,想破灵州,最少要大半年时间。每日里要支出多少钱粮,政事堂早就不满,偏偏又出乱子!”
田况道:“太尉,不过是党项战俘叛乱,并没有多少人马。只要及时出大军进剿,并不会闹出多大动静。此事可以先压一压,不使朝臣知道。等到狄太尉平定了乱军,再上奏即可。”
贾昌朝道:“青岗峡正在环庆路边上,离环州不远,怎么压下来?我们不报,环庆路也会报到政事堂。唉,真真是恼人!因为进展迟缓,朝臣议论,圣上担了多少责任!偏偏又出这种事情!”
田况看了一眼旁边的程戡,不再说话。程戡与文彦博是姻亲,即使枢密不报,也未必能压下来。
想了好一会,贾昌朝道:“着令狄青,立即派兵南下,扫清党项叛军。如果拖延时日,枢密院必予重惩!命环庆经略崔峄、环州知州张揆,立即派兵北上,配合狄青大军剿灭乱党!”
田况道:“太尉,就怕乱军受大军追剿,顺路南下,骚乱环庆路。”
贾昌朝道:“不过几百乱军,环庆路过万兵马,只要防守严密,哪里有他们作乱的机会。先就如此吧,我立即进宫,禀报圣上。此事重大,命前方立即处理,不可拖延成大祸!”
说完,匆匆出了枢密院,进宫去了。宰执入宫不必排班,向来有事直接禀报,不似其他官员。
御史台,主簿叶项匆匆进了官厅,拱手向杜中宵行礼:“中丞,刚刚从枢密院来的消息,青岗峡有党项战俘作乱,杀伤军兵数百。进占清远军的宁肃带兵前去平乱,结果中伏,丢了性命。”
杜中宵听了,放下手中公文,道:“到底如何?枢密院有没有行文过来?”
叶项道:“想来是文书刚刚送来,还没有送到御史台。”
杜中宵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在自己想来,这种乱子早该发生了,拖到现在,只能说党项上下早没了反抗之心。整训过的宋军,正面军阵对敌,党项人当然不是对手。如果利用地理和人力优势,这样小股滋扰,会对宋军造成很大的麻烦。当时占河曲路和西域,杜中宵一方面对普通百姓相当宽容,另一方面对反抗者严厉镇压,战俘全部编到一起,严加看管,就是怕发生这种事情。
想了一会,杜中宵道:“去把其余御史召到官厅来,我有话讲。”
叶项领令出去,不大一会,郭申锡等人进了官厅,各自行礼。
杜中宵道:“枢密院来的消息,青岗峡发生党项战俘叛乱,杀伤军兵。占清远军的指挥使宁肃带兵平乱,结果中了埋伏,丢了性命。此事必会引起朝野争论,先找你们来,自己商量一下。”
郭申锡吃了一惊:“自占韦州,大军分路南下,扫荡四周的党项城寨。算起来青岗峡应该是刚刚被本朝占住,便就出了此种大事。事情因何而起,应该严厉追究!”
吕景初道:“自去年九月发兵,这是第一场大乱,也是第一场大败,必要从严追查!”
杜中宵摆了摆手:“事情已经发生,当然要严查的。我叫你们来,不是为了告诉你们这个消息,而是统一一下后边进谏的原则。”
郭申锡有些醒惕:“中丞欲要如何?”
杜中宵道:“我觉得要定几个原则才好。对于此次乱子,要就事论事,不要拉扯其他事务。上章针对此事,万不可拉扯到狄太尉一军作战如何,应该如何,甚至前方战略。”
赵抃道:“若不是指挥不当,将领失误,党项战俘为何会反叛呢?打了这么多仗,为什么就狄太尉所部出现了这种事情?针对此事上章,不可能不涉及狄太尉。”
杜中宵道:“不错。我的意思是,凡是针对此事上的奏章,必须就事论事,不可东拉西扯。由于狄太尉一军进展缓慢,朝臣多有不满,包括御史台也是。不要乘着这个机会,从战俘叛乱,随便扩大到前方战略上。将领前线指挥,最忌后方胡乱猜测,乱做评论。没有定力的,手足无措也是稀松平常。指挥作战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最怕没有定力,不能清晰分析面临的局势,被其他人影响。”
郭申锡道:“中丞,狄太尉数年枢密使,对这些应该分得清楚。我等只是尽御史之职,凡觉得事有可疑,或是做得不对,上章就是了。”
杜中宵沉默一会,站起身来,沉声道:“你们一定要我把话说明白了吗?说到作战,朝中有多少官员明白?你们又有多少人明白?而论及前线的乱子,有多少人能忍住,仅针对乱子本身上奏章?什么是御史的本职?风闻奏事,也要有风闻,不可自己胡乱编造。针对此次乱子,你们挖多深我不管,说军有哪些缺陷引起的我也不去管,但不要涉及人事,更不要涉及前线军略!”
见杜中宵面色严肃,几个官员一时愣住。平日里杜中宵一向和善,倒不知道还有这一面。
见都不说话,杜中宵道:“作战时,前线将帅不知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每一项决定,都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如果让帅被后方质疑,在前线就容易举棋不定,产生预计不到的事情。此次乱子,说到底是中下层将领的问题,并不是全局性的毛病。督促军队,改掉这些最好,但不要牵扯别的。”
吕景初道:“中丞是担心,我们以此次事端,弹阂狄太尉?”
杜中宵道:“是有此担心。不过,更重要的是怕你们以此事件,弹阂前线部署。近三十万大军,已经慢慢展开,其复杂不是后方能够想象的。现在军中用枪炮,弹药的储存、分配、运输都是大事,可不是从前可比。对于前线将士来说,他们第一次遇到,慌乱是必然的。如果朝臣再交相攻击,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什么能论,什么不能论,后方的官员应该心中有数!”
不要说是御史官员,就是枢密院的官员,对于现在的战争也认识不深。甚至前线很多将领,也不知道现在的战争是怎么打。发生了事情,后方官员仅针对事情评论,切不可牵扯过多。
杜中宵把手下官员打来,把话说清楚,其实还是对前线的狄青不放心。有党项战俘反叛是意外,平叛的将领中俘战死,就不寻常了。说明现在狄青军中,实际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将领松懈,再一个是将领不合格。如果不出意外,还有违抗现在军制,劫掠民财等诸多毛病。怎么处理,就看狄青怎么做了。
后方官员如果牵扯过多,反而可能让狄青束手束脚,出现更多乱子。既然用了狄青,朝廷就应该相信他,不要过多猜测。觉得狄青不可用,就尽快换人,打仗最怕犹豫。
(https://www.addxs.com/add/22826/505769772.html)
1秒记住爱嘟嘟小说:www.add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add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