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药圣李时珍
推荐阅读:我在神秘复苏开饭店 犬夜叉的长生之旅 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 完美世界之魔帝 直播:觉醒怪盗基德,震惊全世界 斗罗:百年传奇之我是尘心二叔 三国:胜天半子,你管他叫燕雀? 斗罗:武魂血海,开局小舞妈献祭 不良人之我就是道 灵魂摆渡:我师傅是九叔
在中国古代医药领域,李时珍被尊为药圣。
不仅因为他的医学造诣和著作的伟大,更是因为他对中医药学的坚守和推动。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终其一生的心血结晶,也是中国医药史上的一部伟大著作。
《本草纲目》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医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本草纲目》,他将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和经验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中医药知识。
他的巨著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1518年,明武宗正德十三年,李时珍生于湖北。”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职太医院。”
“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
“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
“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
“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都没有考中。”
“所以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
“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李时珍38岁时。”
“因治好了富顺王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看中聘请到王府,负责医药事物。”
“明嘉靖三十五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任职,授予太医院判职务。”
“任职一年,因看不惯太医院的尔虞我诈,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的这段时间,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
“经常出入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
“与此同时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
“太医院的工作经历,给李时珍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编写《本草纲目》打下基础。”
“李时珍从太医院辞官返乡后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
“在此期间,以自己的字东璧为堂号,创立了东璧堂。”
徐光启:大明能有药圣李时珍,这是大明的福气。
要在一个领域做到前无古人的程度,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而李时珍却做到了,药圣就是对李时珍最大的认可。
李时珍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医学研究,他对医术的态度是非常认真严谨的。
他认为药材的可贵之处是可以治愈,但是也能害人。
因此要仔细观察记载,不可有一分的差池。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编修中,耗时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
行遍万里路,询问了数个人,亲尝了百草,才编修完这样一部造福世人的巨作。
李时珍用了他毕生的精力完成了这样一件事,期间即使是翻山越岭,出入深山老林,都没有因为路途艰难而放弃。
当时李时珍的年龄也不小了,迈着年弱的双脚。
永不放弃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他的弟子和儿子。
李时珍凭借其不畏艰苦的精神完成了这样一部恢弘著作,对中华几千年来药物学做了总结。
不仅丰富了本草的知识,还纠正了过往的错误。
李时珍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为名利的高尚品行。
李时珍作为一名医术高超,学术知识丰富的名医,放弃了达官显贵的生活。
不追求名利,不贪慕虚荣,一心只为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其中李时珍曾在楚王府为官,治好了楚王儿子的疾病。
李时珍拒绝了楚王的重金酬谢,只认为救助他人乃是医者之责。
如此高尚的医者李时珍,不为名利,只为治病救人的大爱精神值得他称赞。
“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
“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
“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
“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
“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
“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
“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
“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
“在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李时珍开始博览群书,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
“李时珍早就有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
“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
“为了找到真正的蕲蛇,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
“人家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
“在治疗上对诸病有特效,因此非常贵重。”
“州官逼着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
“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
“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
“龙峰山有个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是蕲蛇喜欢吃的东西。”
“在捕蛇人的帮助下,李时珍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的全过程。”
“《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说得简明准确。”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
“而是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的药物。”
“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
“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
“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
“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
“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
“并在樵夫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
“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陶弘景是说对了。”
“不过从观察中,李时珍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
“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
“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也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李时珍于明神宗万历六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
“以后又经过10年做了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
“万历二十五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南京正式刊行。”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金陵出版,我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但可惜生前没能看到这部巨著的出版。
他及其家人和弟子历经27年的艰辛,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编成之后,一個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把这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医书刊印出来,让它流传于世。
《本草纲目》共有190万字,1100多幅插图。
而书籍出版都要用木刻来印书,刊印这样一部巨著,无疑要花费很多钱。
他作为一个乡村医师,自然没有力量刊印这本书,而了解这部书价值的朋友们也没有力量帮助他。
他也想找官府帮忙,可官府根本不会关心一个医者印书的事。
他到处派人打听刊印《本草纲目》的事,但都不能解决问题。
而南京是全国的出版中心,书商多,经营规模大。
印刷业相当发达,刻工技术较高,常常出版各种书籍。
于是乎,他抱着希望来到南京。
他到南京后,许多书商一见这本书,开始非常想出版。
但《本草纲目》里面有些骂方士和痛斥前人的内容,书商都不大敢出版。
终于通过多方努力,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本草纲目》才正式开始刻印。
承担刻印的是南京一带一个著名的藏书家,他兼管刻书、售书的业务。
在读了《本草纲目》的稿本之后,认为的确是一本好书,应该流传,所以愿意出钱刻印。
只是可惜,如今的他病倒了,恐怕时日无多。
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本草纲目》的刻印刊行工作。
他深知《本草纲目》的重要性,希望可以早日问世,并使它广泛流传,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巨著。
现在得知心中的夙愿最终可以实现,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李时珍借用朱熹的《通鉴纲目》之名,定书名为《本草纲目》。”
“嘉靖三十一年着手编写,至万历六年三易其稿完成,前后历时27年。”
“《本草纲目》共16部、52卷,约190万字。”
“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
“共记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中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
“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
“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本草纲目》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
“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
“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气味、主治、发明等项。”
“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李时珍在植物学方面所创造的人为分类方法,是一种按照实用与形态等相似的植物,将其归之于各类,并按层次逐级分类的科方法。”
“李时珍将一千多种植物,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
“先把大同类物质向上归为五部,部下又分成30类,再向下分成若干种。”
“不仅提示了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还统一了许多植物的命名方法。”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崇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意义重大,堪称中华医药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本草纲目》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到大明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大明王朝这一时期,对于中华的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太祖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实行了多种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也注重发展文化教育,提高天下臣民的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书院的建立和文化的繁荣为读书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大明,药学和医学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名医为这一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药学研究主要是基于经验和实践的,各种药物和草药的作用都是通过实践得到的。
为了便于人们使用和学习药物知识,也出现了许多医药相关的著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
李时珍的目的是通过整理和分类,对已知的各种药物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为后人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药物学参考书。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确实是非常艰难的,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医学巨著。
期间不断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民间积累实践经验,并对前人著作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
李时珍的编撰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对药物进行分类和整理,逐步形成了分类标准和编写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李时珍始终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中。
尽管如此,李时珍仍然坚定地深入百姓生活,时常外出进行实地考察,采集解剖各种药材,并向百姓请教有关药材的问题。
甚至还收集了众多珍贵的药材标本,对其进行辨别,为《本草纲目》的编写提供了众多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李时珍主要是修稿定稿。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编写过程中,创立了医药学发展史上新的分类体系。
将药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类,方便百姓日常查阅。
还在书中明确了药物的主要功效,并对不同药物的功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新的见解。
此外,《本草纲目》图文并茂,李时珍绘制了一千余幅药物形态图像,帮助百姓认清药物的种类和功效。
《本草纲目》不仅在医药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对整个中华医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本草纲目》的出现丰富了医药学的内容和理论。
总结了前人在中药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医学方法,对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草纲目》的编纂和传播,促进了大明在药物知识方面的交流,极大地推动了大明医药学的发展和普及。
《本草纲目》不仅在医药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还在历史学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本章完)
(https://www.addxs.com/add/25886/20882.html)
1秒记住爱嘟嘟小说:www.add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add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