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嘟嘟小说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579章 武宗南巡宁王谋反

第579章 武宗南巡宁王谋反


第579章  武宗南巡·宁王谋反

    大汉。

    “历代皇帝建立的情报网算出了大力了。”

    刘邦看着天幕上的形势图,对一旁的吕雉说道:

    “根据情报,准确判断出鞑靼在当年会有南侵,而且声势浩大,目标为鞑靼最喜欢入侵的大同。”

    “甚至可能判断出鞑靼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劫掠,而是新王为了立威而率大军迫使明朝同意互市。”

    “只这一点就超越多数皇帝了。”

    吕雉看着天幕,挑了挑眉头。

    “难道不是凑巧吗?”

    刘邦贴近吕雉,捏着她的耳垂调笑两声:

    “凑巧的只出居庸关?”

    “凑巧的直奔大同?”

    “凑巧的在鞑靼奔袭大同之前命户部送百万白银到前线?”

    “若真都是这么凑巧!”

    刘邦看着被拍开的手,不以为然的捋须笑道:

    “那也是他天命所归!”

    都是虎父无犬子,可乃公就生了个犬子。

    刘邦脸上笑着,心中却连连叹息。

    人家那孩子怎么就那么大的胆量?

    而自家那个……

    ……

    大明。

    “整场战争安排的明明白白。”

    朱元璋下意识的分析着战场。

    先围绕情报优势进行周密的战前布置。

    无论是兵力还是军需,都有非常充足的准备,所以才能负担起数万大军为期三月的战争。

    能亲自率近侍上阵,可见其马上功夫和临阵指挥能力也相当不错。

    这与在豹房中整日与女人厮混淫乱的说辞对不上。

    “他儿子谁啊?”

    老朱纳闷了。

    朱见深都没那么往死里黑朱祁镇。

    他儿子怎么比朱见深都狠啊?

    给你爹编的实录就胡编吗?

    ……

    【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六月。】

    【宁夏示警,朱厚照再次商议北征,自称“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朱寿”,以江彬为威武副将军,令内阁草敕。】

    ……

    {大将军不够,还得太师。太师也不够,还得镇国。}

    {这一手玩得妙啊,指着满朝文武鼻子骂啊。}

    {他这不是光干文官,勋贵也干啊。}

    {就正德朝还有个屁的勋贵啊……}

    ……

    【大学士杨廷和、梁储、蒋冕、毛纪上疏力谏,朱厚照不听。】

    【杨廷和因而称病不出。】

    【朱厚照前往左顺门,命梁储当面草制,并以剑威逼,梁储免冠伏地泣谏。】

    【最终,朱厚照掷剑而去,自称大将军,不再强求草制,江彬也不称副将军。】

    【此外,朱厚照命礼部廷议设立储君、居守京城。】

    【梁储、兵部尚书王琼等人坚决反对,因而此事终止。】

    ……

    大唐。

    李世民停住笔,看了看桌子上的画作,满意的点了点头。

    至于天上那小皇帝走的一步臭棋……

    “不走点臭棋还能是朱家天子?”

    太正常了。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默默的擦了颗桃吃。

    “你说这小子是真傻还是装傻?”

    李泌沉吟着:

    “可能是压抑久了,一时放飞天性了吧。”

    李隆基啃着桃不作声。

    皇帝甩掉京军,以边军亲征打赢鞑靼。

    这是一个什么政治信号?

    文官那边不提,武官这边会没有想法?

    他们会不会考虑边军是不是要压在自己头上?

    此时有功赏功就可以了,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偏偏给自己加上个什么大将军的名号。

    上一个又是皇帝又是大将军的是谁啊?

    人家的手下可是个个都飞黄腾达了!

    ……

    大明·弘治时期

    朱佑樘看着杨廷和三字,眼睛微眯。

    他究竟是站在皇帝这一面的?

    还是单纯只为了自保?

    相比梁储的顶剑拜谏,这杨廷和的称病不出显得有些爱惜羽毛了。

    但他是太子老师啊……

    难道是避免不遵师教?

    ……

    大明·嘉靖时期

    “杨廷和……”

    朱厚熜轻点着手指,嘴角带笑。

    杨廷和对孝宗、武宗是有几分感情的。

    但此人就是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的。

    不然大礼仪也不会那么顺利。

    “你要是像海瑞那样的倔驴,朕一开始还真没办法。”

    “不过……”

    他看着天幕里的立储二字。

    这时候身体就开始不好了吗?

    ……

    【七月,朱厚照再次北巡,出居庸关,同时论应州功,封赏五万余人。】

    【九月,朱厚照又加封“朱寿”镇国公,封钱彬为平虏伯,许泰为安边伯,梁储等人拒绝草诏。】

    【十月,朱厚照自偏头关,渡过黄河,抵达榆林。】

    【十二月,返回太原。】

    【公元1519年,正德十四年,朱厚照返抵宣府,不久回京。】

    ……

    大明·永乐时期

    “哈哈哈哈!”

    朱棣看着撒欢儿的皇帝笑得乐不可支。

    “咱喜欢这小子!”

    “这才是我大明好男儿吗!”

    朱高炽像一座大佛一样坐着不言语。

    心中则暗自念叨着。    

    这还想立储呢……

    不立储自己都敢偷跑出关口。

    若是立了储都不敢想他能跑到哪里去!

    拿自己当老头子呢?

    五征漠北?

    你有钱吗!

    ……

    大明·宣德时期

    朱瞻基喝着茶水压着惊。

    “这孩子胆太大了。”

    打一次有军功就行了。

    他居然还想打!

    ……

    【无论应州之战的实际影响是否正如《明史》所写的那样可有可无。】

    【重新统一的漠南蒙古又一次陷入长时间的内耗状态。】

    【因而朱厚照以及朝廷的注意力必然南移,进而引发正德朝影响最大的政治事件。】

    【武宗南巡与宁王谋反】

    ……

    嘻嘻的朱棣开始不嘻嘻了。

    他阴沉下脸,盯着天幕。

    大体缘由自己倒是能猜到,根子就是自己的那句话平分天下。

    但是!

    这种话你们居然也信?敢信?

    “其心可诛啊……”

    徐皇后白了他一眼。

    “先别那么快下决定,看看再说。”

    朱棣点点头,望着天幕。

    ……

    【公元1519年三月,朱厚照发谕旨给礼部,表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将巡两畿、山东,祀神祈福。】

    【计划登泰山后经过徐扬,到达南京,驾临苏浙,上溯江汉,祭祀武当,取道中原还京。】

    【此时,明朝谣传宁王朱宸濠叛乱在即,所以谕旨一出,舆情汹汹,劝谏奏疏纷纷而至。】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捏了捏额角。

    不管你要做什么,这时间都掐的太紧了。

    所谓欲速则不达。

    你不能一直逼着官员的底线往里推。

    这就像钓鱼一样,你不能一直放长线也不能频频收线。

    张弛有度,方为真意。

    ……

    【翰林修撰舒芬领衔五名庶吉士劝谏,提出君王不应轻易出巡游玩,而且宗室谋反在即,更不应当轻易离京。】

    【随后,兵部武选司郎中黄巩、员外郎陆震联名上书提出变乱在即,不应南巡,应当清除小人、设立太子,之后,奏疏纷纷而至。】

    【朱厚照大怒,召来江彬。将较早上疏的黄巩等六人下诏狱,舒芬等一百零七人在午门外罚跪五日】

    【旋即又将工部郎中林大辂等三十三人下狱。】

    【金吾卫指挥张英负土袒肉,当道哭谏,拔刀自刎,洒土掩血,殒命。】

    【月底,朱厚照下旨,舒芬等一百零七人罚跪结束后,廷杖三十。】

    【四月,黄巩、林大辂等九人被廷杖五十,其他三十人廷杖四十。】

    【一百余受廷杖官员均被免官、降级、外调。陆震等十四人被当场杖死或者死于创伤。】

    ……

    {明朝史上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两次上百人规模的廷杖之一。}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武宗南巡会引起如此大规模的劝谏,而且劝谏的都是中下层官员,职位最高的不过是正五品的兵部武选司郎中?}

    {因为明朝从未有过皇帝南巡之类的先例,文官对朱厚照即位以来非分之举的容忍已经到达极限,况且南巡一事耗资巨大,得不偿失,所以才会出现群起奏谏的情况。}

    {不对吧,那也不会只有中下级官员的参与,内阁九卿一定会有串联和领衔啊。}

    {会不会是江南大族为了阻止朱厚照亲眼见识江南的富庶从而以此增加对江南的征税和摊派,所以收买指使中下层文官劝谏?}

    {……那你不如说宁王谋反也是他们推动的算了。}

    {武选司郎中!朝廷要职!翰林!阁老种子前途无量!}

    {即便被金钱诱惑或者有把柄在手,幕后黑手也不会拿这种官员当炮灰使!}

    {况且对江南的加税与减税,是通过内阁和六部决定执行,问题就是这两者在此次事件中几乎没有现身!}

    ……

    武周。

    太平与李旦对视了一下。

    骄傲的小公主抬头修长的脖颈。

    “阿兄,你说!”

    李旦摇摇头,笑着道:

    “还是妹妹你说。”

    太平眯了眯眼,露出一只虎牙。

    “那一起说!”

    李旦笑着点点头。

    随后一娇纵一谦和的声音同时想起。

    “六部纵容!”

    “卖直取忠!”

    两人愣了一下。

    随即看着对方,又同时笑说了一句。

    “你心可真脏!”X2

    ……

    天幕上。

    富丽堂皇的庭院内张灯结彩,吹吹打打。

    一群官员纷纷往拜。

    热闹非凡,喜气冲天。

    就在一群文臣武将吃吃喝喝之时。

    “砰!”

    大门洞开!

    “哗啦啦!”

    几百名持刀掼甲的将士蜂拥而进,把官员们团团围住!

    不等众人明白过来,一名身穿蟒袍头束金冠的中年男子在一群随从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站定在堂前,看着堂下惶惶不安的大臣们高声道:

    “诸位大人!”

    “孝宗皇帝被太监李广所骗,当今皇上是李广从民间抱回来的野种!”

    “这个野种篡踞朝堂已经十四年,乱我祖宗血脉,断了大明宗室香火!”

    “如今本王奉皇太后诏命起兵讨逆!”

    “众官随本王进京扫逆除秽,澄清社稷,各立大功!”

    话音一落,堂下一片死寂。

    ……

    【公元1519年,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发动叛乱。】

    (本章完)


  (https://www.addxs.com/add/27916/20632.html)


1秒记住爱嘟嘟小说:www.add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add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