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嘟嘟小说 > 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 > 第217章 高俅的阴谋

第217章 高俅的阴谋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晨曦透过薄雾,轻轻拂过湖面,武百已静坐湖畔,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平和。

  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偶尔有几只野鸭子掠过,留下一串串悠长的鸣叫声,更添几分生机与活力。

  武百一身素衣,面容平和,仿佛与世无争的隐士,却又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王者之气。

  他手中的钓竿轻轻摇曳,每一次提竿都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淡然。

  就在这时,马乡,一位忠诚的侍从,脚步轻盈地穿过晨光,来到武百身边,低声禀报:“大王,高俅大人到了。”

  武百微微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随即淡淡地说:“煮茶。”

  马乡领命而去,他深知武百的习惯,每一次重要的会面,总要以一壶好茶相待。

  他迅速回到营帐,取出珍藏的茶叶和茶具,开始精心准备。

  茶香随着他的动作渐渐弥漫开来,与湖边的清新空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不久,高俅的身影出现在湖畔。他身着华丽的官服,头戴乌纱帽,步伐稳健而庄重。

  见到武百,他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拜见齐王。”

  武百轻轻抬手,示意他起身:“高大人无需多礼。”声音平和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两人对视片刻,仿佛有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随后,武百转头对马乡说:“谭猛,去烤几个地瓜来。”

  马乡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原来武百口中的“谭猛”是他新收的一个厨子,擅长烤制各种美食,尤其是地瓜,烤得外焦里嫩,香甜可口。

  他连忙应声而去,心中暗自揣摩,这突如其来的烤地瓜,莫非是齐王对高俅的一种特殊款待?

  高俅闻言,也是一脸诧异,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心中暗道武百果然非同凡响,连会客都别具一格。

  他找了个位置坐下,目光不时扫向湖面,心中却在盘算着此次来访的目的。

  茶香渐渐浓郁,马乡端着茶盘走了过来,为两人分别斟上茶水。

  那茶水色泽金黄,清澈透亮,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闻之精神一振。

  武百轻轻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随即闭上眼睛细细品味,仿佛在享受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高俅见状,也端起茶杯轻尝一口,顿觉茶香四溢,满口生津,不禁暗暗赞叹。

  他放下茶杯,正欲开口,却见马乡端着一盘烤地瓜走了过来,放在两人中间的桌子上。

  “烤地瓜好了。”马乡恭敬地说。

  武百微微一笑,拿起一个地瓜递给高俅:“高大人,这是我营中的一道特色美食,你且尝尝看。”

  高俅接过地瓜,只见它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软糯香甜,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他轻轻咬了一口,顿时觉得满口生香,不禁赞道:“好味道!齐王真是会享受。”

  武百的目光从波光粼粼的湖面收回,转而落在高俅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威严与深邃:“高俅啊,你我虽非同道中人,但今日相聚于此,也是缘分。”

  “我且问你,大名府的宋军,为何迟迟不见你下令撤退?”

  高俅闻言,面色微变,随即恢复了镇定,缓缓说道:“回齐王,非是我不愿撤军,实在是身不由己。”

  “自上次朝中变故后,我已不再是那高高在上的太尉,兵权旁落,如今不过是一介闲散官员罢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苦涩,仿佛在诉说着自己从云端跌落至尘埃的悲凉。

  武百轻轻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高俅境遇的同情,也有对自己手中力量的自信:“高俅,你何必如此悲观?在这乱世之中,权力与地位本就是瞬息万变之物。”

  “你若想重掌兵权,又有何难?今日,我便做主,让你官复原职,继续担任太尉一职。”

  高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连忙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说道:“谢齐王隆恩!高俅定当竭尽所能,以报齐王知遇之恩!”

  武百轻轻抬手,示意高俅起身:“起来吧,你我之间无需多礼。”

  “既然你已官复原职,那么接下来,就该谈谈那些驻守在大名府的宋军了。”

  高俅站起身,恭敬地立在一旁,等待着武百的下文。

  “这些兵,长期驻扎在外,不仅耗费粮饷,更易滋生事端。”武百沉声道,“我的意思是,先让他们撤到汴京城外,休整一番,恢复士气。”

  “待时机成熟,再让他们西进,攻打西夏,为大宋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高俅闻言,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武百此举的深意,既是对自己的考验,也是对整个朝局的布局。

  他必须谨慎行事,才能不负武百所托,同时也能为自己在朝中争取更多的地位和影响力。

  “齐王英明!”高俅高声赞道,“此计甚妙,既能解决当前之困,又能为朝廷开疆拓土,一举两得。”

  “高俅定当全力以赴,确保大军顺利撤退并成功西进。”

  武百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过,此事还需谨慎处理。”

  “西夏虽弱,但亦非等闲之辈。”

  “我们需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你回去后,即刻着手准备,调集粮草,整顿军备,同时加强与边境各州县的联络,确保情报畅通无阻。”

  高俅闻言,连忙应承下来:“是,齐王。”

  “高俅定当不负所望,即刻着手准备。”

  高俅回到府邸,那扇沉重的朱红色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他径直走向书房,脚步中带着几分急不可耐的兴奋与决绝。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墙上挂着的几幅山水画卷,更添几分幽静与深邃。

  高俅轻轻推开书房的门,一股沉木与墨香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他走到书桌前,目光扫过桌上的文房四宝,最终落在了一封刚刚写就的密信上。

  他忍不住拍案大笑,那笑声在空旷的书房中回荡,充满了得意与释放:“哈哈哈,权力,它又回到了我的手中啊!这一次,我定要把握住,不再让它轻易溜走!”

  笑声渐渐停歇,高俅收敛了情绪,开始思索下一步的打算。他深知,虽然再次获得了军权,但朝中局势复杂多变,自己必须尽快做出部署,以防不测。

  想到这里,他高声喊道:“来人,把马军都指挥使祁隆喊过来!”

  不多时,书房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仆人恭敬的声音:“大人,祁将军已到。”

  “让他进来。”高俅沉声道,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祁隆推门而入,步伐稳健而有力。他身着铠甲,腰悬佩剑,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勃勃的气息。

  见到高俅,他连忙上前几步,单膝跪地行礼:“末将祁隆,参见高大人!”

  高俅微微一笑,抬手示意祁隆起身:“祁将军免礼。”

  “你我之间,无需如此多礼。”

  祁隆站起身,目光中充满了对高俅的敬畏与感激。他深知,自己的今日地位,全仗高俅一手提拔。因此,他始终对高俅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祁将军,你可知我为何急召你来?”高俅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神秘与期待。

  祁隆微微一愣,随即拱手答道:“末将愚钝,还请大人明示。”

  高俅微微一笑,从桌上拿起一封密函,递给祁隆:“你看看吧,这是朝廷刚刚下发的任命书。”

  祁隆接过密函,迅速浏览了一遍。

  当他看到“任命高俅为太尉,并全权负责军务”的字样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之情。

  他抬头望向高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大人终于再次手握重权,末将愿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高俅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祁将军,你乃是我一手提拔的心腹,我自然信得过你。”

  “如今,我再次手握军权,但朝中局势复杂多变,我需尽快做出部署。”

  高俅轻轻抿了一口茶,茶香袅袅上升,与他心中的思绪交织在一起。

  他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祁隆,继续说道:“祁隆啊,静塞军,这支我们大宋的骄傲,听说只余三万人了。”

  “我记得昔日辉煌时,其人数远超此数。”

  祁隆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与悲痛:“回太尉,自从上次齐王武百率军进京,那一场场激战,炮火连天,硝烟弥漫,静塞军作为先锋,冲在最前,伤亡惨重。”

  “许多兄弟,就这样倒在了战场上,再也没能回来。”

  “战后,虽然朝廷有所补充,但新兵未经训练,难以立即填补老兵的空缺,所以……”

  高俅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抹怒意与忧虑:“这齐王武百,真是越来越嚣张了。”

  “他这般行径,简直是在挑衅皇权,挑衅我大宋的底线!效仿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等野心,岂能容他?”

  祁隆闻言,心中一动,低声问道:“莫非太尉您……已有对策?”

  高俅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深不可测的城府,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祁隆啊,你我皆为大宋之臣,自当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这齐王武百,虽手握重兵,但人心向背,岂是他一人所能左右?我们要暗中积蓄力量,联络各地忠诚之士,共同对抗这齐王之祸。”

  祁隆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敬佩之色,连忙拱手道:“太尉高瞻远瞩,末将佩服之至!末将愿誓死追随太尉,为大宋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高俅的眼神在昏黄的烛光下显得格外深邃,他缓缓踱步至窗边,凝视着外面漆黑一片的夜空,仿佛能穿透云层,看见更远的地方。

  “祁隆啊,你可知这朝廷,已非昔日之朝廷。

  它如同一只被齐国操控的傀儡,失去了自我,更失去了对大宋子民的庇护。”

  高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祁隆的心上。

  祁隆闻言,脸色骤变,他从未想过事情会严重到这种地步。他低头沉思片刻,终于鼓起勇气问道:“那…我们该何去何从?难道真的要放弃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吗?”

  高俅转过身,目光坚定地望着祁隆:“不,我们不会放弃。

  但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新的希望。

  隋国,就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

  “去隋国干嘛?”祁隆的声音里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高俅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状的无奈:“隋国,虽非我大宋,但那里有着我们可以依靠的力量。

  董林的十万精锐,在大名府驻扎已久,他们忠诚于国家,更忠诚于正义。

  而叶茂将军的几万人马,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们去与他们汇合,就是为了联合各方,共同对抗这即将崩溃的傀儡朝廷,以及背后的齐国势力。”

  祁隆闻言,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他既为即将到来的未知挑战感到忐忑,又为能够参与到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而感到热血沸腾。

  “太尉,我们这是要……造反吗?”

  他小心翼翼地问道,毕竟这个词太过沉重,也太过危险。

  高俅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不,这不是造反。

  齐王武百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才是真正的造反。

  我们做的,是破局,是拯救这个即将沉沦的国家,是恢复大宋往日的辉煌与荣耀。”

  “这局怎么破?”祁隆紧追不舍,他渴望从高俅那里得到更多的答案和指引。

  高俅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破局之道,在于人心,在于团结。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联合所有对大宋忠心耿耿的将领和士兵,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要将他们召集起来。

  然后,我们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够让我们一举击溃齐国势力的时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再立一个皇上,一个真正能够代表大宋子民利益,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复兴的皇上。”

  祁隆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光明大道,在前方缓缓展开。他深知,这条路将充满荆棘与坎坷,但他也同样坚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太尉,我愿意跟随您,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都将誓死追随!”祁隆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高俅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扶起祁隆,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好,有你这样的忠勇之士,何愁大事不成?我们即刻动身前往大名府,与董林将军汇合。

  祁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

  “可是,我们要立谁当皇帝呢?这是一个极其敏感且复杂的问题,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

  高俅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祁隆的担忧。

  “确实,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但在我看来,睦王赵偲,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祁隆闻言,不禁有些惊讶。

  睦王赵偲,虽为皇族血脉,但性格温和,不喜争斗,一直以来都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从未想过,这样一位看似平凡无奇的王爷,竟然会成为高俅心中的皇帝人选。

  “太尉,您为何会选择睦王赵偲?”祁隆忍不住问道。

  高俅微微一笑,解释道:“睦王赵偲,虽不常现于朝野,但其人温文尔雅,仁德宽厚,深得民心。

  更重要的是,他并未被齐王武百所染指,保持着皇族的清白与纯正。

  在这个乱世之中,我们需要一位能够凝聚人心,引领我们走向复兴的君主,而睦王赵偲,正是这样的人选。”

  祁隆闻言,恍然大悟。他明白了高俅的用意,也明白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任务。

  “是,太尉。”

  “我即刻动身前往睦王府邸,务必安全地将他请过来。”

  高俅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祁隆的能力与忠诚,他相信祁隆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好,祁隆。”

  “你此行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有丝毫大意。”

  睦王赵偲悄然来到了这位权臣的府邸。

  “见过高太尉。”赵偲步入厅堂,举止间尽显皇族的风范,尽管他久居深宫,不问世事,但那份与生俱来的尊贵气质却难以掩饰。

  “见过睦王。”

  高俅起身相迎,他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眼中却闪烁着不容忽视的坚定与决心。他深知,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将改变大宋的命运,也将改变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未来。

  赵偲微微欠身,以示回礼,随后疑惑地问道:“不知太尉有什么事情?”

  他的声音温和而礼貌,但内心却已暗暗揣测,高俅此次召见,定有非同小可之事。

  “大事。”高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两个字概括了一切。

  这两个字如同重锤,瞬间击中了赵偲的心房,让他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目光中充满了惊讶与好奇。

  “哦?”赵偲轻叹一声,试图从高俅的表情中寻找答案,但高俅的脸上却仿佛笼罩着一层薄雾,让人难以捉摸。

  高俅见状,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请睦王随我去大名府登基称帝。”

  “啊?”赵偲闻言,不禁惊呼出声。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他耳边轰然炸响,让他瞬间失去了往日的从容与镇定。

  登基称帝?

  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与皇位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高俅见状,连忙上前几步,扶住赵偲的手臂,轻声安慰道:“睦王不必惊慌,此事我已筹谋多时。

  如今大宋朝廷被齐国势力所操控,已成傀儡。

  我们身为大宋臣民,岂能坐视不管?你乃皇族血脉,正是带领我们走向复兴的不二人选。”

  赵偲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既感到荣幸与激动,又感到惶恐与不安。他深知自己性格温和,不善权谋,更未曾涉足朝政之事。如今突然要让他承担起如此重大的责任,他怎能不感到忐忑与迷茫?

  然而,当他看到高俅那坚定的眼神,感受到他手中传来的温暖与力量时,他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鼓舞。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他的命运,更是大宋的命运。他不能逃避,也不能退缩。他必须勇敢地站出来,为了大宋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内心的波澜,坚定地说道:“太尉所言极是。我虽不才,但身为皇族一员,自当为大宋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是,我从未涉足朝政之事,恐难以胜任此等重任。”

  高俅闻言,心中大慰。他知道赵偲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他们共同去努力了。

  “睦王不必过谦。你虽未涉朝政,但你的仁德与智慧早已闻名遐迩。

  只要你愿意站出来,自然会有无数忠臣义士愿意追随于你。

  至于朝政之事,你大可放心。

  有我高俅在,定会为你保驾护航。”

  赵偲闻言,感激地看了高俅一眼。他知道,自己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离不开高俅的支持与帮助。

  “太尉大人,吾等欲图大业,兵马乃根本,不知您麾下现今集结了多少英勇之师,以壮我大宋声威?”

  高俅闻言,微微一笑,随即朗声答道:“殿下所问,乃我大宋之根本。

  静塞军三万,皆是以一当百的勇士,他们驰骋沙场,所向披靡,是我大宋的钢铁长城。

  董家军十万,纪律严明,战力超群,其勇猛善战,足以让四方宵小闻风丧胆。

  更别提叶茂将军所率的数万宋军,他们虽来自五湖四海,却心怀家国,同仇敌忾,誓死扞卫大宋疆土。”

  说到这里,高俅的眼神变得愈发坚定,他上前一步,与赵偲并肩而立,共同俯瞰着脚下整装待发的雄师:“有此等精锐之师,加之殿下您的英明领导,何愁大业不成?我等定能携手并进,开创大宋前所未有的盛世辉煌!”

  赵偲听后,胸中豪情万丈,他紧握双拳,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好!有太尉此言,本王信心倍增。”


  (https://www.addxs.com/add/34738/21007.html)


1秒记住爱嘟嘟小说:www.add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add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