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文管集团失去了相应势力的制衡
朱瞻基一听这话,一脸的兴奋劲迅速退去。
他原本想着,朱棣见过内燃机之后,一定会对格物致学大感兴趣。
不过听这话里面的意思。
很明显,朱棣这是不打算让他再去小琉球了。
于是他想要开口争辩几句。
而这时候姚广孝则是对他轻轻摇了摇头!
朱瞻基一看,猛然意识到!
自己这个皇爷爷可不是一般人,必然有其他的考虑。
若是这时候自己说什么话犯了忌讳!
那么将来去小琉球学习的路就彻底被堵死了。
意识到这一点,他只能把想要说的话硬生生吞了下去!
这时候朱棣则是对那五名官员说道。
“你们留在皇宫之中,不得擅自与外联系,明白吗?”
“臣等明白!”
说完之后,朱棣又对姚广孝说道。
“一段时间没有听少师讲经了,今日就留在宫中给朕讲一讲吧!”
姚广孝自然知道。
朱棣这么说,那是有问题要问!
于是轻轻点了点头。
“贫僧遵命!”
跟随着朱棣来到了御花园之中,找了一处凉亭,两人相对而坐。
有太监宫女端上来茶果点心。
这时候,朱棣挥了挥手吩咐道。
“都退一下吧,这里不用人伺候。”
宫女太监们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此时一阵微风吹来,凉亭四周轻纱飘摇。
朱棣的眼神微微眯了起来,思虑片刻,这才说道。
“少师,你似乎对于格物之学是持支持的态度?是何原因?”
姚广孝自然清楚,朱棣这么问那
是大有深意!
改革科举这是要动那些读书人的根基。
弄个不好就要出大乱子。
他这个谋士不可能不清楚,这里面的干系。
既然如此,还在这个时候支持建立研究院,那就不得不让朱棣多想了!
而姚广孝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然后慌不忙的说道。
“这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陛下应该能够看得出来。”
“瀛王为什么不肯将手中的东西一股脑的献给朝廷!”
“显然他是想要陛下循序渐进,来掌握着格物之学的妙处!”
“虽然说他的一些奇思妙想未必合时宜,不过也有可取之处!”
听到他这么说,朱棣轻轻点头。
“这话说的倒是不错,但是你也应该知道,这改革科举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所以贫僧才会建议陛下先建研究院!”
“你的意思是说不改革科举先建立研究院,看看效果如何?”
“陛下英明,贫僧就是这个意思!”
“哼,不要跟朕打马虎眼,说说你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这个时候姚广孝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
“建立研究院好处有三,第一就是印证小琉球的种种神奇之物,是否出自于格物之学。”
“这第二条就是能够让天下的读书人意识到格物致学也有其好处!”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有关于科举改革,陛下不能主导。”
“让这些读书人意识到格物之学的好处之后,只要有人推波助澜,此事可成!”
等
他把话说完,朱棣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姚广孝这个法子,很明显就是改换了矛盾的两方主体。
如果是他这个皇帝来主导科举改革。
到时候这些读书人就会把矛头直接对准他这个皇帝。
如此一来很有可能会形成朝堂之上的不稳定!
不过要是让这些读书人自己意识到问题之所在,主动求变!
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些读书人相互之间各成一体。
朱棣这个皇帝就能够居中调停!
一方面不会对朝堂形成太大的冲击力。
另外一方面还能够根据事态的情境选择支持哪一方。
只要手段得到。
到了最后等到这些读书人之间相互妥协,那么这件事情也就可以被敲定了!
这一来一去之间。
朱棣还能够利用这些争斗,来完成自己对于朝堂的全面掌控!
想到这里,他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来!
“还是少师技高一筹啊,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那也是陛下英明,否则的话怎么能够主持大局呢?”
“可是此事也有麻烦之处,那就是选哪些人进研究院呢?”
听到这话,姚广孝端着茶杯,嘴角轻轻勾起。
“既然这格物之学与圣人之道,有所冲突!”
“那么陛下就干脆将此书刊行天下!”
“然后颁发圣旨,报告全国,让那些读书人进行讨论。”
“借着这个机会建立研究院,将那些支持格物之学的人纳入其中,以观后效!”
这相当于利用建立研究
院这件事情,将读书人给分成两派。
朱棣略微想了一阵,轻轻点头说道。
“这个法子可行,就照你说的办!”
虽然说大明帝国到现在时间并不长。
不过一些事情已经出现了苗头。
一些家族成长速度过快,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要照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
这些家族一旦跟朝廷官员之间形成某种联系。
那么就可以对皇权形成压制!
朱棣对于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
现在朝廷之中的那些文官,纠察天下武官权贵不法之事。
朱棣做起来也是表现的十分仁厚。
能够少杀一些人,也尽量少杀。
这可并不是说他是在念人情。
身为帝王,个人情绪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有些多余的。
主要原因就是,文官集团有抱团的习惯。
如果让文官集团做大,对于皇权来说绝不是好事。
所以他这个皇帝必须要通过这种平衡的方式,来拉拢权贵集团。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这个皇帝做事情更加方便。
在历史之上的明朝。
土木堡之变之后,权贵的势力被文官集团打压。
从而形成了文强武弱的局面。
因为文管集团失去了相应势力的制衡。
以至于开始发生内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历史经验告诉人们。
无论什么时候一股势力一旦失去了外在的敌人,就开始从内部开始争斗。
朱棣对于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科举改革这件事情上犹豫不决
,主要就是在权衡得失。
(https://www.addxs.com/add/3864/20819.html)
1秒记住爱嘟嘟小说:www.add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add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