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祭天
在难挨的等待中,期盼已久的号角声吹响,表明祭祀活动正式开始。祭棚里的人都站起身来,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冠。奉常亲自来到棚口,指挥着众人依次而出。
秦王自然在最前面,太子走在他的后面。在他俩走出约十步时,太子的诸公子走了出来。他们列成两列,执手而行。然后是秦国公卿以及诸侯使臣,他们各执玉帛,走在后面。在三拨人都走出祭棚后,在后面观礼的人从祭棚两侧向祭坛前进。观礼的人不多,由于有斋戒三天的规定,多数人只能止步,只有少数人有资格斋戒。
三层台阶,每上一层都要跪拜行礼。但只有秦王和太子有资格上到最上层,诸公子只能留在第二层,而公卿和使臣只能在祭坛最下一层停下。
秦王和太子一前一后上了台阶,登临最高层。九阶台阶大约有一人来高,在一个空旷的原野里,矗立起一座三人高的高台,让人顿生天高地阔的感觉;而一处面积不小的祭台上又只有两人,仿佛自己就是天地之间惟一的存在。
除了最高层,其他两层祭台上都布置了执戟卫士。他们身材高大,如泥塑木雕巍然屹立。上到第二层的秦公子们在奉常府兄史官们的引导下依序而立,他们要承担将祭品送到最高层的任务,所以有史官在旁边加以指导。
第三层站立着公卿和使臣,他们其实也只能算是观礼,与祭天的关系已经不大的。但他们站在祭坛上,代表有资格直接获得上天的赐福!
在秦王登上祭台的那一瞬间,秦太史将珍藏的火种投到柴堆中。柴堆按严格的形状排列,内层是易燃的木屑竹头,灌好油,保证一点即燃。然后小小的火焰要迅速引燃外围粗大的木柴,要让秦王在升至顶层时,形成冲天的火光。
周太史十分有经验,他引导着秦王登临的速度,让秦王在登上顶层的时候,大火冲天而起。坛下的群臣伏拜于地,高呼三声“万岁!”
东边,一缕阳光出现在山的后面。三只幼小的猪、牛、羊被束缚着,依次由秦公子抬上祭台。秦王拔剑,一一割断了它们的喉咙,鲜血汩汩而出,染红了大片土地。三牲被投入火中,一瞬间,大火包裹了它们的身体,烤肉的香味弥漫出来。各种祭品:玉、帛、酒、肉被鱼贯送到祭台上,太子接过,递给秦王,秦王一一将其投入火中。火焰得到这些肉食的加持,燃烧得越来越旺。
奉常捧出一卷简册,在祭坛的最下层高声朗诵。诵毕,升坛,由太子递给秦王。秦王接过后,投入火中。再行三拜。
秦公子子楚也取出一卷简册,高声诵读后,交给上层,也由秦王投入火中。子楚于二层三拜。
各国使臣依次诵读了自己祭文,他们没有简册,只将自己的玉帛奉上,层层转交给秦王,投入火中。
随着太阳越升越高,火也越烧越小。等到太阳从山顶露出头来,照得整个祭坛一片光明,奉常高声唱道:“礼毕!”太子扶着秦王步下祭坛。全体成员再次伏拜,跪起,目送秦王登上车,驶回章台宫。诸公子先起,下祭坛后,太子登车,在诸公子的拥护下离开。随后是秦国公卿和各国使臣,相互揖让着上车离开。观礼的群臣最后离开。
这一天没有上朝,但太子车行数步后,即命跟随在班次中的子楚立即前往章台宫侍候秦王。
整个祭道不过百步,而祭坛距离章台宫也只有百步左右。祭坛下群臣正在相互叙礼,相互告别。子楚在这一片混乱中拐进了章台宫。
子楚一进入章台宫,立即发现宫内情况不对:宫内污水横流,散发着浓浓的肉香。摆放在宫内的九鼎还在往外渗露着汤汁。子楚大惊,忙问道:“何以故?秦王何在?”
门卫小声道:“九鼎皆裂,王在殿内问周太史!”
子楚急急忙忙进入殿内,见秦王就立在阶前,周太史在一旁恭敬侍立。子楚赶紧在殿门前停下,道:“臣楚觐见!”
秦王抬眼,招手让子楚进来。子楚与秦王见礼后,问周太史道:“何以故?”
周太史道:“九鼎皆古物,久已残破,烹祭之时,时有汤出,自臣参祭,未见不泄者。”
子楚道:“当速出祭肉,分胙群臣,而以空鼎。”
秦王道:“此事以汝处之,务必稳妥。”
子楚立即出殿,命人传来奉常,共同处理;同时严令此事不许外泄。命人将鼎的肉食捞出,奉常赶到后,立即切割成均匀的小份,用食匣装好,由奉常府的史官分送给各部诸臣,以及参祭的各国使臣。肉捞出后,便令将鼎倾倒,将剩余的汤汁倒出来,借以掩饰九鼎泄露的真相。待汤汁慢慢渗入地下后,又在上面铺上一层新土,重新夯筑。整整忙了一天,才算把这事给了结了。
这天中,秦王一直坐于殿中,没有离开。子楚、奉常多次入殿请秦王安,秦王神情严肃,显然这事对他的打击很大。每次子楚进来请安,他也没有什么多的话说,只问问处理的进展,就挥手让子楚出去办事。
太阳落到西山后,子楚再次进殿,向秦王报告事情已经办完了,请秦王查验。秦王乃在子楚的搀扶下,步出殿门,看了看整顿干净的章台宫地面,以及已经重新摆放整齐的九鼎。周太史一直在现场指挥清理工作。工作完毕后,他和奉常也不敢离开,等子楚进殿请秦王出来验看。
秦王在庭院中走了走,对陪在身后的周太史道:“寡人愿重铸九鼎,可乎?”
周太史道:“铸鼎非难事。然九鼎之金出九州,通九州气运,神器也。若重铸,恐气运隔绝,非复九鼎之义。”
秦王道:“寡人但以其金铸之,气运乃通。”
周太史道:“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楚王问鼎,曰‘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义责之。铸鼎之法,司工能为之。铸九鼎之道,非臣所敢知也!”
(https://www.addxs.com/add/63700/48855968.html)
1秒记住爱嘟嘟小说:www.add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addxs.com